冬至过后,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,也就是人们常说的「进九」,自冬至起「数九」,每九天为一个小节,共分为九九八十一天。三九是天气最冷、地面积蕾热量最少的日子,所以也有「冷在三九」的说法。
冬至起居养生面
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,主要是因为「冬至一阳生」。古代养生修炼非常重视阳气初生这一时期。认为阳气初生时,要像农民育苗、妇人怀孕一样,需小心保护,精心调养,使其逐渐壮大。因为只有人体内的阳气充足,才会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。所以子时、子月便在养生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。
1、勤搓手防感冒
在寒冷的冬至时节,常搓手对健康大有裨益。人的手上有很多重要穴位,如劳宫、鱼际、合谷等。通过揉搓手掌、揉按手指可充分刺激位于手心的劳宫穴,让心脏逐兴奋起来经常刺激位于双手拇指根部隆起处的鱼际穴,可疏通经络,增强呼吸系统功能,预防感冒。搓手时宜双手抱拳,双手从虎口接合,两手捏紧,再移动双手转动,使其在转动过程中各部分互相摩擦。搓手时间可长可短,贵在每天坚持。
2、常晒背以养阳
背部是人体的阳中之阳,风塞之邪极易通过背部侵入人体而引发外感性疾病、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。冬至时节气候寒冷,在阳光充足的时候,经常晒晒后背有助于补益身体阳气。
除此之外,常接受紫外线照射,可使人体皮肤产生维生素D,促进钙在肠道中吸收,从而使摄入的钙更有效的吸收,能有效预防骨质疏松。
3、暖双足防体塞
俗话说“寒从脚下起”,脚与人的健康关系密切。肾为人体先天之本,主载着人的生长、发育和生殖而足少阴肾经循行于足底。脚亦是人体经脉汇集之处,12条正经中有足三阳经终止于足,足三阴经起始于足,分布于脚部的穴位有60多个,故脚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。脚部一旦受寒,会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,引起感冒、腹痛、腰腿痛、妇女痛经等病症,故寒冷冬至时节应格外重视脚部保暖。除了要穿着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外,平时还要多活动双脚,可常进行跑步、竞走、散步等运动,并应养成泡脚的习惯。晚上睡觉前,用热水烫一烫脚,既能御寒,又能有效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增加脚的营养供给,保持皮肤柔软,减轻下肢的沉重感和全身疲劳。
冬至到小寒、大寒,是最冷的季节,患心脏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,患「中风」者增多,天冷也易冻仿。因此,在寒冬季节,对高血压、动脉硬化、冠心病患者来说,要特别提高警惕,谨防发作。随时观察和注意病情变化,定期去医院检查,服用必要的药物,控制病情的发展,防患于未然。
冬至饮食养生
冬至饮食调养要遵循「秋冬养阴」「无扰乎阳」「虚者补之,寒者温之」的古训,少食生冷,但也不宜躁热。过食辛辣只可生阳动火,导致内热积聚,郁热上冲。肥甘厚味易导致饮食不化,聚湿生痰。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,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,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,如:多饮豆浆,多吃萝ト、胡萝ト、青菜、豆腐、木耳番茄、荸荠、藕、白菜等。
1、饮食忌辛辣燥热
“气始于冬至”,因此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节。此时在饮食方面宜多样化,注意谷、肉、蔬、果合理搭配。饮食宜清淡,不宜过食辛辣燥热、肥賦食物。
2、可常食坚果
冬至时节可多食些坚果。因为坚果性味偏温热,在其他季节吃容易上火,而冬至时天气较冷,多数人吃后不存在这个问题。虽然坚果的油脂成分多,但都是以不饱和脂肪为主,因此有降低胆固醇、治疗糖尿病及预防冠心病等作用;坚果中含有大量蛋白质、矿物质、纤维素等,并含有大量具有抗皱纹功效的维生素E,因此对防老抗癌都有显著帮助坚果还有御寒作用,可以增强体质,预防疾病。当然吃坚果也要适量,并且应因人而异。
寒冷的冬天,除了饮食的进补,还有从吃水果来补。在这个冬天把自己的生理机能调整到最好,同时也能吃出一份健康美丽。冬天塞冷干燥,使人觉得鼻、咽部干燥和皮肤干燥、容易上火,因此每天能吃点水果不仅能滋阴养肺、润喉去燥,还能摄取充足的营养物质,会使人顿觉清爽舒适如梨、猕猴桃、甘蔗、柚子等都是比较适宜的水果。
动中求静以养阳
冬至时阴气旺盛到了极点,阳气开始生起,并逐渐旺盛。由于阳是从阴里面生出来的,只有当阴足够旺盛时,阳气才能生得更好。因此,冬至后应注意运动不可过多,要在动中求静假如一个人平时运动较多,在冬至前后就应适当减少运动量,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大自然的变化,假如一个人平时运动较多,在冬至前后就应适当減少运动量,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大自然的变化,对身体也更好。
冬至时可常做八段锦、太极拳等平和的运动以养生。也可常练"冬至十一月中坐功",具体做法是:每天晚上,起身平坐,两腿前伸,左右分开,与肩同宽,两手半握拳,按在两膝,使肘关节分别朝向左右斜前方,拳心朝外,上身前俯,极力以拳压膝;重心后移,双拳轻轻按膝,如此做15次,然后叩齿、咽津、吐纳。此功法可改善手足经络寒湿、臂股内侧痛、足痿嗜睡、足下热痛、將痛、胁下痛、胸满、上下腹痛大便秘结、颈肿、咳嗽、腰冷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