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诊断
(一)疾病诊断
1、中医诊断标准:参照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“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”制定。
(1)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,黏液脓血便,伴有腹痛、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。
(2)病程较长,多在4-6周以上,常持续或反复发作。
(3)发病常与饮食、情志、起居、寒温等诱因有关。
(4)结合结肠镜、钡剂灌肠、结肠黏膜组织学检查结果即可确认。
2、西医诊断标准: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“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”。
(1)临床表现: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,黏液脓血便伴腹痛、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。病程多在4-6周以上。可有关节、皮肤、眼、口腔及肝胆等肠道外表现。
(2)结肠镜检查:病变多从直肠开始,呈连续性、弥漫性分布。表现为:
1黏膜血管纹理模糊、紊乱或消失、充血、水肿、质脆、出血、脓血性分泌物附着,亦常见黏膜粗糙、呈细颗粒状;
2病变明显处可见弥漫性、多发性糜烂或溃疡;
3缓解期患者可见结肠袋囊变浅、变钝或消失以及假息肉和桥形黏膜等。
(3)黏膜组织学检查:活动期和缓解期有不同表现。
活动期:
1固有膜内有弥漫性慢性炎性细胞、中性粒细胞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;
2陷窝内有急性炎性细胞浸润,尤其是上皮细胞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及隐窝炎,甚至形成隐窝脓肿,可有脓肿溃入固有膜;
3隐窝上皮增生,杯状细胞减少;
4可见黏膜表层糜烂、溃疡形成和肉芽组织增生。
缓解期:
1中性粒细胞消失,慢性炎性细胞减少;
2隐窝大小、形态不规则,排列紊乱;
3腺上皮与黏膜肌层间隙增宽;
4潘氏细胞化生。
在排除细菌性痢疾、阿米巴痢疾、慢性血吸虫病、肠结核等感染性结肠炎及结肠CD、缺血性结肠炎、放射性结肠炎等疾病基础上,可按下列标准诊断:
1具有上述典型临床表现者为临床疑诊,安排进一步检查。
2同时具备以上条件(1)和(2)
3如再加上(3)项中病理检查的特征性表现,可确诊。
4初发病例、临床表现和结肠镜改变均不典型者,暂不诊断UC,需随访3-6个月,观察发作情况。
5结肠镜检查发现的轻度慢性直、乙状结肠炎不能与UC等同,应观察病情变化,认真寻找病因。
完整的诊断应包括疾病的临床类型、严重程度、病情分期、病变范围及并发症。
1临床类型:可分为初发型、慢性复发型、慢性持续型和暴发型。初发型指无既往史而首次发作;暴发型指症状严重,血便每日10次以上,伴全身中毒症状,可伴中毒性巨结肠、肠穿孔、脓毒血症等并发症。除暴发型外,各型可相互转化。
2严重程度:可分为轻度、中度和重度。轻度:患者每日腹泻4次以下,便血轻或无,无发热、脉搏加快或贫血,红细胞沉降率正常;中度: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;重度:腹泻每日6次以上,伴明显黏液血便,体温>37.5℃,脉搏>90次/分,血红蛋白(Hb)<100g/L,红细胞沉降率>30㎜/1h。详见Truelove分度表(表1)。
表1:Truelove和Witts UC分度表*
*中度介于轻、重度之间
3病情分期:分为活动期和缓解期。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(DAI),也称Mayo指数,较为简单实用,见Sutherland表(表2)。慢性活动性或顽固性UC指诱导或维持缓解治疗失败,通常为糖皮质激素抵抗或依赖的病例。前者指泼尼松龙足量应用4周不缓解,后者指泼尼松龙减量至10mg/d即无法控制发作或停药后3个月复发者。
表2:Sutherland DAI表
注:总分为各项之和。≤2分症状缓解;3-5分为轻度活动;6-10分为中度活动;11-12分为重度活动。
4病变范围:分为直肠、直乙状结肠、左半结肠(脾曲以远)、广泛结肠(脾曲以近)、全结肠。
5肠外表现及并发症:肠外可有关节、皮肤、眼部、肝胆等系统受累;并发症可有大出血、穿孔、中毒性巨结肠和癌变等。
(二)证候诊断
参照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“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。
1、大肠湿热证:腹痛,腹泻,便下黏液脓血,肛门灼热,里急后重,身热,小便短赤,口干口苦,口臭,舌质红,苔黄腻,脉滑数。
2、脾虚湿蕴证:大便溏薄,黏液白多赤少,或为白冻,腹痛隐隐,脘腹胀满,食少纳差,肢体倦怠,神疲懒言,舌质淡红,边有齿痕,苔白腻,脉细弱或细滑。
3、寒热错杂证:下痢稀薄,夹有黏冻,反复发作,腹痛绵绵,四肢不温,腹部有灼热感,烦渴,舌质红,或舌淡红,苔薄黄,脉弦,或细弦。
4、肝郁脾虚证:腹痛即泻,泻后痛减,常因情志或饮食因素诱发大便次数增多,大便稀溏,或黏液便,情绪抑郁或焦虑不安,嗳气不爽,食少腹胀,舌质淡红,苔薄白,脉弦或弦细。
5、脾肾阳虚证:久泻不止,夹有白冻,甚则完谷不化,滑脱不禁,形寒肢冷,腹痛喜温喜按,腹胀,食少纳差,腰酸膝软,舌质淡胖,或有齿痕,苔薄白润,脉沉细。
6、阴血亏虚证:排便困难,粪夹少量黏液脓血,腹中隐隐灼痛,午后低热,盗汗,口燥咽干,头晕目眩,心烦不安,舌红少津,少苔或无苔,脉细数。
二、治疗方案
(一)内治法
1、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、中成药。
(1)大肠湿热证
治法:清热化湿,调气行血。
推荐方药:芍药汤(《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》)加减,黄连、黄芩、白头翁、木香、炒当归、炒白芍、生地榆、白蔹、三七粉(冲服),生甘草。
中成药:香连丸、葛根芩连丸、肠胃康等。
(2)脾虚湿蕴证
治法:健脾益气,化湿助运。
推荐方药:参苓白术散(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)加减,党参、茯苓、炒白术、山药、炒苡仁、炙黄芪、白芷、炒白芍、煨木香、黄连、地榆、三七粉(冲服)、炙甘草。
中成药:补脾益肠丸,参苓白术丸等。
(3)寒热错杂证
治法:温中补虚,清热化湿。
推荐方药:乌梅丸(《伤寒论》)加减、乌梅、黄连、黄柏、肉桂(后下)、炮姜、党参、炒当归、三七粉(冲服)、炙甘草。
中成药:乌梅丸等。
(4)肝郁脾虚证
治法:疏肝解郁,健脾益气。
推荐方药:痛泻要方(《景岳全书》引刘草窗方)合四逆散(《伤寒论》)加减,炒陈皮、白术、白芍、防风、炒柴胡、炒枳实、党参、茯苓、三七粉(冲服)、炙甘草。
中成药:健脾疏肝丸等。
(5)脾肾阳虚证
治法:健脾补肾,温阳止泻。
推荐方药:理中汤(《伤寒论》)合四神丸(《证治准绳》)加减,党参、干姜、炒白术、甘草、补骨脂、肉豆蔻、吴茱萸、五味子、生姜、三七粉(冲服)。
中成药:附桂理中丸,固本益肠片等。
(6)阴血亏虚证
治法:滋阴清肠,养血宁络。
推荐方药:驻车丸(《备急千金要方》)加减,黄连、阿胶(烊化)、当归、太子参、北沙参、麦冬、白芍、乌梅、山药、三七粉(冲服)、炙甘草。
(二)外治法
1、中药灌肠治疗
(1)常用药物:一般将敛疮生肌、活血化瘀与清热解毒类药物配合应用。
清热解毒类:青黛、黄连、黄柏、白头翁、秦皮、败酱草和苦参等。
(2)推荐灌肠方药:黄柏、地榆、白及、三七粉、锡类散。
(3)灌肠方法
1灌肠液温度:与肠腔温度接近,一般在38℃-39℃为宜。
2灌肠液剂量:直肠型液量100ml;乙状结肠、降结肠液量120-150ml;左半结肠(脾曲以远)、广泛结肠(脾曲以近)和全结肠液量150-200ml。根据病耐受程度,调节液量。
3灌肠时间:首选晚睡前灌肠,必要时可上午增加1次。
4方法与体位:向病人解释-嘱其排尿-取左侧卧位-暴露臀部,下垫橡胶单、治疗巾-抬高臀部10㎝-连接、润滑肛管前端-排气、夹管-显露肛门-肛管插入直肠10-12㎝,液面距肛门不超过20㎝。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,调节灌肠速度为80-100滴/分,同时观察病情-灌肠结束后,取左侧卧位30分钟-平卧位30分钟-右侧卧位30分钟,后可取舒适体位。
可根据病变部位,选择体位。病位在直肠、乙状结肠和左半结肠(脾曲以远),取左侧卧位;广泛结肠和全结肠,取左侧卧位30分钟-平卧位30分钟-右侧卧位30分钟,可使药液在肠道内保留较长时间。
2、中药外敷治疗
脓血便者:取黄连、吴茱萸、木香适量分别研未,混合均匀,装入布袋或取适量醋调后,外敷脐部,纱布固定。2-3日/次。
伴有腹痛者:
(1)热证:取五倍子、黄柏、吴茱萸适量分别研未,混合均匀,装入布袋或取适量醋调后,外敷脐部,纱布固定。1-2日/次。
(2)寒证:取丁香、肉桂、吴茱萸适量分别研未,混合均匀,装入布袋或取适量醋调后,外敷脐部,纱布固定。1-2日/次。